金属结构的接地是桥式起重机(以下简称起重机)安全技术检验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在检验中发现问题最多的项目之一,集中表现为:末做接地;接地型式选用不符;接地连接线连接不可靠;接地连接线截面选用不符;大车轨道接头处未做可靠电气连接。
1. 对存在问题的分析
1.1 未做接地
主要表现为:(1)起重机金属结构(或大车轨道)与接零干线或大地无任何连接;(2)在金属结构厂房中,误认为把大车轨道放在金属承轨梁上就构成接地保护了。首先金属承轨梁的表面均涂有油漆,其次,大车轨道与承轨梁间是用轨道压板或弯钩螺栓连结的,有时为了减振吸噪,还在大车轨道与金属承轨梁间垫人橡胶垫片,因此,大车轨道与金属承轨梁间根本就构不成接地保护。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相线碰壳就会造成起重机金属结构(或大车轨道)带电,对地形成相电压,人员一旦接触,就会发生触电。
1.2 接地型式选用不符
检验中发现有的起重机采用的是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而金属结构(大车轨道)的接地型式采取的不是保护接零,即TN接地系统,却是保护接地,即TI’接地系统;还发现由1台变压器供电采取接零保护的起重机的个别设备离开保护零线网而采取保护接地措施。这都是不对的,这样做的后果严重,一方面,它不能彻底将漏电电压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另一方面,当起重机电源单相漏电时,其接地短路电流也不足以引起线路保护装置动作,如图1所示。
在通常情况下,低压供电系统的相电压为220 V,电源中性点接地电阻和起重机接地电阻一般不超过4 Q (这里按4Q考虑),若采用接地保护的A设备某相发生碰壳短路时,其接地电流
这时,电气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
该电压对人是危险的,同时27.5 A的接地电流不足以引起线路的保护装置动作,也就是说设备和中性线上的危险电压会长期存在,该危险电压通过零线加在整个配电系统所有采用保护接零的电气设备外壳上,这样所有与接零设备接触的人都有触电危险。
1.3 接地连接线连接不可靠
主要表现为:(1)接地连接线固定在轨道压板螺栓上;(2)接地连接线固定在大车轨道端部的挡铁上;(3)接地连接线与接地体或大车轨道虚接、脱焊等,致使接地有形无实,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
1.4 接地连接线截面选用不符
GB6067-19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规定:接地线连接宜选用截面不小于150 mm2 的扁钢或10 mm2 的铜线。实际情况是许多单位选用的是用圆钢做接地连接线,根据《规程》的规定,若选用圆钢做接地连接线,那么圆钢的直径应不小于13.8mm,但多数单位用的均是 ¢10以下的圆钢,个别单位甚至用¢4圆钢,致使起重机长期处于接地不良状态。
1.5 通过大车轨道接地的起重机
大车轨道接头处未做可靠电气连接。GB50256--1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在轨道之间的接头处,宜作电气跨接。但是有的轨道接头处仅靠夹板连接,有的轨道接头处连夹板也没有,甚至有的轨道接头处还留有10mm的间隙,造成轨道接地脱节。
2. 正确的接地方式
(1)起重机供电电源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系统时,整体金属结构的接地型式应采用TN或TT接地系统(如图2a、图2b所示)。采用TN接地系统的保护零线在引入金属结构(或大车轨道)之前,若距电源中性点接地装置或保护零线其他接地点超过50m时应做重复接地,这样可降低漏电设备外壳对地电压,减轻零线断线后漏电设备外壳的触电危险,增大相线中的短路电流,加速线路上保护装置的动作,缩短故障持续时间,否则当零线断线时,漏电设备就失去了任何保护。在TT接地系统和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即IT接地系统(如图3所示)中,起重机的金属结构(或大车轨道)应采取保护接地。单纯采取接地保护的起重机必须设置漏电保护装置,且符合接地电阻与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的乘积不大于50V,否则当某相发生短路时,漏电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会达到110 V,这个电压对人来说仍是很危险的(图中符号说明: 中性点接地电阻; 起重机接地电阻; 人体电阻; 重复接地电阻;Z阻抗)。
(2)接地连接线与接地体、接地连接线与金属结构(或大车轨道)必须可靠焊接。不得有脱节现象,确保金属结构与接地装置间导电的连续性。
(3)接地连接线宜选用截面不小于150 r砌2的扁钢或10 r砌的铜线,用圆钢做接地连接线时,其直径应不小于13.8 mm。
(4)通过大车轨道接地的起重机,大车轨道接头处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3. 结束语
良好的接地能够防止因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而使人身遭受触电的危险,是关系人身安全的大事,因此,起重机使用单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加强日常检查维护,确保起重机金属结构接地保护处于良好状态,避免因电气设备漏电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